作家楊雪散文集《故鄉是我的,也是你的》作品研討會
暨第二屆名家讀納溪活動在瀘州市納溪區舉行
10月20日,作家楊雪散文集《故鄉是我的,也是你的》作品研討會暨第二屆名家讀納溪活動在瀘州市納溪區舉行。此次活動由四川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室、中共納溪區委宣傳部、瀘州市作家協會主辦,納溪區文聯、納溪區作家協會共同承辦。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副會長尹漢胤、《中國藝術報》副總編輯余寧、《散文選刊》原主編王劍冰、四川省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牛放、四川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室副主任黎正明、《四川文學》雜志副主編楊獻平、四川省作家協會散文專委會主任蔣藍,四川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散文家張放和省內相關著名作家、評論家稅清靜、張人士、黃錦平、林仁清,以及瀘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合,納溪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少華,瀘州市作家協會主席張蓉、常務副主席歐陽錫川出席研討會。出席參加研討會的還有瀘州市作協顧問曾宏、王應槐、肖體高、馮嘯波,副主席冰春、余遠忠、鄧曉波、高雁,秘書長李盛全,副秘書長董洪良、李定林,以及四縣三區的作家、評論家代表共計80余人。
會議分別由黎正明和歐陽錫川主持。納溪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少華首先致辭,他代表納溪區委、區政府對應邀前來的全國名家表示歡迎,并從三個方面簡要介紹了納溪區的區情。他說,納溪自古人文薈萃、詩酒風流,包括李白、杜甫等在內的歷代文人墨客,都為納溪留下了瑰麗詩文。而作為散文名家的楊雪,始終對納溪抱著濃烈的赤子情懷,此次召開這樣高規格、上規模、有深度的研討會和名家采風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將促進瀘州文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研討會上,尹漢胤、余寧、王劍冰、牛放、楊獻平、蔣藍、張放等著名評論家和大刊主編對楊雪作品給予了肯定和高度評價,對其散文創作的豐碩成果尤其長期保持赤子情懷,對川南這片熱土上的人文風物、民俗民物的書寫和二三十年來不改的創作初心表示欽佩,同時也從不同視野、角度發表了各自對作品的解讀和點評。“《故鄉是你的,也是我的》,從題材、體裁上還原了作家筆下的川南風物和人事,對作家情感作了一次巡禮和深度探討。作者熱愛川南,抒寫故土,以深情的筆觸、深切的關懷,文學化地記錄川南這片土地、這個時代進程中作家的特殊感悟,是屬于楊雪化的獨特散文存在。”尹漢胤點評說。
余寧表示,楊雪的散文有大格局、大情懷、大境界,其中的一些篇什、章節,用散文再現了扶貧攻堅這樣的宏大主題,這是一抹亮色。
王劍冰則從散文集分輯和藝術審美的角度,對楊雪散文進行了感性詮釋和深度解讀,對楊雪散文中已消逝在歷史時空中的人事描寫和故事化的深層次挖掘與精神內涵進行了探討,同時,也在人物形象、文本延展的空間與余味延伸,包括敘事的精度和切入視角的深度平衡上,都給出了新的、更加開闊的散文創作話題。
牛放、楊獻平、張放等分別從楊雪散文的智性智慧、篇幅架構、風格和藝術特色及為人為文的認知、交游等多重視角,講述了他們之間的人生故事和文學唱和,生動、形象地詮釋楊雪散文蓬勃生機背后的主題挖掘和創作“密碼”。蔣藍則從散文的邊地哲學、民俗空間和民物邊際,闡釋了楊雪散文的題材多樣性和豐富性,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楊雪也是川南風物的探尋者、游歷者、考據者和書寫者。
此外,因患重病未能參會的作家劉盛源由瀘州市作家協會代為轉交書面評論稿,并由市作協主席張蓉代為轉讀。這給研討會帶來了一種別樣的暖色,是楊雪散文創作外的另一種收獲,令人動容。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會專家對楊雪上述散文書寫和現象,對作家該如何深入生活、作品該如何反映時代,以及如何達到思想性、藝術性統一等多個角度,都給予了較高評價,認為這是一種赤子情懷中對創作的一種責任和使命表現,謳歌川南、反芻故土,是一種值得研究、研讀和探討的“楊雪現象”。
瀘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合作研討會總結發言。他表示,瀘州市文學藝術界將會組織專家積極、認真研讀和研究“楊雪現象”,倡導全市文學藝術家立足瀘州,潛心創作,多出精品力作。
據悉,楊雪系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現任瀘州市文聯副主席、瀘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瀘州市散文學會會長,曾先后榮獲第四屆、第七屆冰心散文獎。《故鄉是你的,也是我的》共分五輯、六十篇精美散文,之前分別在全國省級以上報刊發表過,較大部分作品還多次被轉載。其中部分散文篇章,入選“現代文閱讀試題”題庫。
會后,與會名家在納溪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讀納溪采風活動。